专栏作者 张振海
一、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 详见概论和纵览
二、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 详见概论和纵览
三、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指南 详见概论和纵览
四、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奇观 详见概论和纵览
节气 物候 • 古字 演化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系列解读 •“小暑”的三候
2022年07月07日 10:37:49 节气 小暑
(一)每年有四个季度,十二个月份,二十四个节气
《太初曆》《太陽曆》《太陰曆》《逸周書》《時訓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氣。
★我国古代把每年(古称岁)划分成四个季度(古称时),每季三个月,四季十二个月,每月两个节气,全年二十四个节气(十二节+十二气),月首的叫“节”“节气”,月中的叫“气”“中气”,现在人们已经统称为“节气”。节气交替出现,各历时十五天。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视(地球公转)运动,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为一个轮回,在阳历(公历)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详见节气解读)
(二)每年有十二个月份,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个候应
★《太初曆》 《逸周書•時訓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书以七十二候分属于二十四气,各训释其所以然)“七十二候”为我国中原古人根据黄河流域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的一些景象记录、编纂而成,用来说明时令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国古代长期农业生产、生活实践的感性认识和总结,也是天文学、气象学、节候学等方面的一项重大文明成果。
★七十二候包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事象趣味,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时间、自然、宇宙独特的联系。
★每个月份(30天),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15天)有三个候应,每个候应(5天),每年有七十二候应。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
七十二候应分三类。
一、植物候应 通过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表达。
二、动物候应 通过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表达。
三、非生物候应 用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表达。
七十二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气候变化的规律。
(三)每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个候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应
2022年小暑节气的三个候应(简称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小暑之日温风至,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鹰始击。
一候,温风至
解读:温热之风吹来带着热浪而极矣。
二候,蟋蟀居辟(蟋蟀居壁)。也有说:蟋蟀居宇
解读:《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即小暑时节,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击(鹰乃学习)
解读:击,搏击也。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幼鹰由老鹰带领,从鸟巢中飞出来,开始学习飞行博杀猎食的技术。
★小暑的谚语
小暑收大麦,大署收小麦。 小暑要小割,大暑要大割。
小暑头上一点漏,拔掉黄秧种绿豆。
大暑前来小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
羊盼清明牛盼夏,人过小暑说大话。
小暑无雨十八风,大暑无雨一场空。
★小暑的趣谈
小暑是最好的赏荷时节。小暑的荷花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享有“沉鱼落雁之容的西施相传就是荷花神。
★这些都是节气知识的重要内容。此篇对“三候”做了更多解读。
上个节气“夏至”……这个节气“小暑”……下个节气“大暑”
期待您深入研究、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