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笔记》是一篇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为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此作品入选2018年江苏省作家协会重大题材文学创作项目,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大沙河是黄河水冲击的流沙河,“无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只长茅草不长粮,年年月月闹饥荒”。解放后,勤劳勇敢的丰县人民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善环境,在大沙河流域引进栽植了白酥梨和红富士苹果,大沙河两岸形成了蓝天碧水、茂林绿野、鸟语花香、硕果累累的生态农业区,四季美不胜收。
作者历时三年,采访500余人,用心书写和真实记录,不仅能感受到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真实人物心灵的跳动,而且也可以看到新时代精神的熠熠闪耀。感人肺腑的创业精神完全凝聚在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与可见可感的自然形象中。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壮阔的时代内容,同情节的丰富性和文笔生动性融合在一起,融化为有血有肉的故事,升华为可歌可泣的形象。作品中创业者的群体与个体,改天换地的壮志与行为充满了时代气息,洋溢着诗情画意,因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作者娓娓道来,亲切感人。采访深入,不但人事了然于胸,且知事之由、知人之心,故而人与事有机融合,也为构思、写作、谋篇布局、呈现方式等奠定了基础,可谓水到渠成。形式灵活多变,画面清新自然,情节真实可信,人物个性鲜明,形象饱满,栩栩如生。既有对现实世界的深度开掘,又有对理想境界的追寻;既有极强的新闻性,又有较高的艺术文本价值。
作者对写作题材的总体把握并且寻得与之适配的叙事结构,细节以小见大,通过对细微处的用心描摹,生动、鲜活地写出黄河故道的巨大变化,有效地增大了作品表现的容量。文学元素的灌溉与浇注,使文本栩栩然活了起来,极大地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可读性,更为深度地沁入渗透到读者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处处可以感受到这温煦的新时代的阳光照耀,聆听到社会前进的铿锵脚步。作品以大量的事实材料为基础,巧妙结合生动的情节安排,用饱含着对大沙河人民真诚、激越、深情礼赞的笔触和艺术典型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大沙河人民战天斗地、脱贫致富的辉煌业绩。作者通过他的作品,诠释了创业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精神中一些永恒的品质。
这部作品写出后受到好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为该书欣然作序。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李炳银、许晨、丁晓原等著名作家联袂推荐。细读《大沙河笔记》,可以强烈感受到作者有一种现实生活触发的内在的、迫不及待的、喷薄欲出的激情,具有一种燃烧的火焰璨放、爆发的力量。因而全书呈现着一种开阔、浩大的气派,像赞美诗一样漫溢着阳刚、雄强、拓展。它丰润富丽、滋华焕彩、潇洒雄放,具有华美而浪漫的长篇叙事诗气质,是一部诗化了的报告文学,让人不时地迷在美中、醉在美中,亦久久享受在美中。《大沙河笔记》中的大沙河是当代整个中国农村的缩影,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画卷。那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开拓创业者的形象,那一件件震撼人心的艰苦奋斗的故事,正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真实写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时代作用和社会影响,都必将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显赫的一页。朱群英面对火热的社会生活,坚定地同时代和现实生活相呼应、同频共振,以精彩厚重的现实书写,承担起画像立传的时代使命。作者深入基层,采访采风,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由点而面,场景深阔,内容厚重。有真实生动的中国精神、中国性格、中国故事,有动态的中国生命脉息表现,是活灵活现的中国风景和中国形象描绘。
倾听一条河流的声音
(江苏作家网讯 记者俞丽云)2022年6月28日,朱群英长篇报告文学《大沙河笔记》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由省作协创研室联合徐州市文联、徐州市作协、丰县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等共同举办,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黄德志,一级巡视员、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王朔,徐州市作协副主席杨洪军,丰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魏尊诚及省内10余位专家等参加研讨。会议由杨洪军主持。
《大沙河笔记》是近两年江苏作家在主题创作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丁捷在讲话中评价该书既浓墨重彩又精雕细琢,淋漓尽致地勾勒和刻画了大沙河的性格、水土和沿岸人民的精神血脉。全书激情澎湃且文采飞扬,“这恐怕既有大沙河本身这种水土文化在他身上发挥的作用,也得益于地方宣传文化部门的鼓励,让作家能够以文字的方式深度观察和介入地方发展。”
本土人写本土事。“从二十年前开始我就对自己的创作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题材要关注现实,作品要给人温暖,让人看到希望,而不是失望。”朱群英在会上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观念。为写好大沙河,他历时3年,采访500余人,积累了丰厚的写作素材。2018年,《大沙河笔记》列为省作协重大题材文学创作项目;2019年,该书由江苏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这部长达46万字的作品中,朱群英以凝重、深情的笔调,记述了大沙河沿岸的历史变迁。
“这是第一部呈现丰县大沙河前世今生的长篇力作。”黄德志说。在他看来,《大沙河笔记》六章内容涉及六个专题,既客观呈现了历史上黄河决堤形成大沙河时的暴虐,又深刻表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代代人不懈治沙、不断涵养大沙河生态的努力,具有悲壮的历史感、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抒情性。
桑梓故园,落于笔端,自然句句含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形容该书是“以诗人之心、散文之笔写就的笔记体报告文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省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王晖则称其为“诗化报告文学”。“《大沙河笔记》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情感浓烈,激情澎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振羽表示。他认为,朱群英的表情达意是直抒胸臆的、开门见山式的,“丰县的河流、果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饱含深情,一再咏叹;这里的四季寒暑、物换星移、每一变化,他都倾情礼赞,不遗余力”。或许得益于朱群英的诗人、散文家身份,《大沙河笔记》抒情状物丝丝入扣,景情交融,隽永优美。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称赞朱群英以“笔记”入题,但通读全文又感觉内容与“笔记”这一体裁的关联度还不够,“我觉得笔记的形式非常好,如果真的能够以笔记的形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全书体系,对于报告文学来说也是创新。”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李良注意到作品中对于地方语汇的穿插使用,“制造了某种特别的效果,体现了正直醇厚的地方文化。”
但朱群英写大沙河并非只为排遣故土之情。凤凰传媒编委会委员、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汪修荣认为这部作品虽属就地取材、本土题材,但也属于国家重点关注的三农问题的热点和重点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此外,“他已不是写传统意义的农业农村和农民,而是写了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对全国很多地方这是未来式的,比如写到新一代农民、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以及农村农民的自我思想革命等等。”由此,他笔下的情也具有多个层次,李良总结,朱群英是以“激情之笔叙写农村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以热情之笔阐释农业艰辛曲折的进步历程,以深情之笔勾勒农民弃旧换新的递变进程”,谱写了一首新时代三农事业的进行曲。
从水旱灾害频发的河,到造福两岸百姓的河——将这一变迁放置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中,又可引出诸多议题。丁晓原和王晖提出,《大沙河笔记》属于复合型主题创作,当中涉及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高峰注意到,“作品选取的素材非常丰富,既有楚汉文化的悠久历史,又有黄河故道的灾荒往事带给当地人的苦难记忆。再到建国以后,几代人艰苦创业,改变了大沙河贫困落后的面貌,成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
内容和素材的丰富驳杂,对写作来说同样构成挑战。“需要真正提炼出大沙河精神,而不是泛泛地点出来。”《雨花》副主编育邦在发言中强调。他以杨守松的《昆山之路》为例。《昆山之路》发表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要往何处去的彷徨阶段,杨守松在这部作品中敏锐捕捉了“昆山之路”中体现的时代精神,成为当年影响深远的报告文学作品。“我们今天正走到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历史节点,如果能从作品中提炼出与‘昆山之路’相媲美的精神,作品会更好。”
“朱群英是一位长期深耕基层一线的作家,具有深切的人民情怀和宏大的叙事笔调。”王朔说,“以文学反映时代是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需要伟大作品而且应该产生伟大作品的时代”,希望报告文学作家不忘初心,与时代同行,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应和人民心声、富有美学品位的精品力作。
一部催人泪下的命运交响曲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6月28日上午,江苏省主题创作重头戏之一、朱群英长篇报告文学《大沙河笔记》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大沙河笔记》是第一部呈现丰县大沙河前世今生的长篇报告文学。曾经,这里由于久被黄河夺道,积沙淤绝,灾害频发。如今,在人们的精心呵护和辛勤耕耘下,大沙河广袤两岸焕发着新的生机,已是生活的福地、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作者面对大沙河的今昔巨变,扑下身子深入基层、采访采风,用心书写、真实记录,呈现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读了这部作品感慨万千,欣然作序,称“这是一幅恒久地留存人们心间的美丽画卷,一部催人泪下的命运交响曲”。
朱群英,生于七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著有散文诗集《林则徐的声音》、散文集《俊彩星驰》《乡雨》《蓝天下的风景》《月籁音丝》《飞翔的阳光》《炊烟的记忆》、短篇小说集《净土》。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七届冰心散文奖、中国散文学会首届西柏坡散文奖、人民文学杂志社“爱与和平”征文优秀奖等。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大沙河笔记》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悲壮的历史感,既客观呈现了历史上黄河决堤形成大沙河时的暴虐,对生命的践踏,对生态的破坏,又深刻表达了1949年后一代代人不懈治沙、不断涵养大沙河生态的努力;二是鲜明的时代感,作品呈现历史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对当下大沙河人民安居乐业、大沙河醉美生态和大沙河产业转型的呈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主题都在本书中有所体现;三是浓郁的抒情性,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文学表达方式,注重呈现普通人在治沙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注重细节描写,营造氛围,可读性强,有强烈的感染力。
《大沙河笔记》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曾经沙滩荒,如今好风光”、第二章“打造‘美丽沙河’升级版”、第三章“感受‘大沙河精神’”、第四章“‘四大’旅游休闲观光带”、第五章“着力构筑‘大沙河模式’”、第六章“点赞醉美大沙河”,围绕苏北丰县大沙河地区的历史变迁、社会民生等重大话题展开叙述。
作品“复合型的主题呈现”令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王晖印象深刻:“作品再现的不仅仅是脱贫攻坚,还有生态修复、荒地开垦、美丽乡村建设等话题和意义在里面,是一部生动再现苏北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作品,可谓有关大沙河地理、人文、经济、农业、生态的‘百科全书’。”他还提到,苏北地区报告文学写作近几年形成了一个特别的“徐州现象”,形成了苏北报告文学的鲜明气质。
在凤凰传媒副总编辑王振羽看来,《大沙河笔记》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情感浓烈、激情澎湃、不可遏制。“赵本夫写丰沛古邑,看人来人往,蓝水河的旖旎,寨堡女人的风情,涸辙里的生生不息,鱼王庙里的生殖诡秘,黄沙蔽日尘暴滚滚中的生命勃发,力量整合权威崇拜的念兹在兹,是大小说家沉浸故土经年虚构民族秘史的坚韧顽强。朱群英的文本,表情达意,是直接的,开门见山的,不曲里拐弯的,丰县的河流,丰县的果园,丰县的苹果、梨、荷花等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饱含深情,为之讴歌感叹,一再咏叹。这里的四季寒暑,这里的物换星移,这里的每一变化,他都倾情礼赞,不遗余力。”此外,景物描写也很有特点,“朱群英对大沙河这一不过百余里的河流两岸,反复行走,多方打量。这一并不著名的河流,在他笔下真是绰约多姿,美不胜收,引人遐想。”
凤凰传媒编委会成员、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汪修荣认为,三农题材在非虚构写作中是块难啃的骨头,很多作家即使涉及也多以批判、反思的姿态,所以正面写三农题材对一个作家来说确实是个挑战,但《大沙河笔记》却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它不是写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农村与农民,而是书写了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对全国很多地方来说这是属于未来式的。比如作品中写的新一代农民、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通过农民的自我思想革命、果园科技革命、股权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文化赋能等等,体现出敢想敢干的大沙河精神。电子商务、智慧农业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正在变成现实,大沙河已经与传统的旧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彻底告别。不仅是观念上的,更是行动上的。”此外,这部作品跳出了一般三农题材的局限,视野开阔,挖掘了许多三农+的内容,这就比单纯写作三农的报告文学显得丰厚。在反映大沙河生态治理生态文明的同时,作者围绕大沙河挖掘了农业文化之外的多元文化,挖掘了大沙河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提升了文本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丁晓原评价《大沙河笔记》是以46万字叙写大沙河流域史变的厚重之作,是一部以笔记文体写大沙河的创业史、发展史,一幅以彩绘描摹出的绿色大沙河的美丽风景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高峰认为这部作品素材丰富、结构宏大、文笔优美,选取发生今昔巨变的苏北丰县大沙河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形象生动、优美深入的文学描述,勾画出鲜明的时代群像。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主编李良称其“以激情之笔叙写农村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以热情之笔阐释农业艰辛曲折的进步历程,以深情之笔勾勒农民弃旧换新的递变进程”。江苏省作协一级巡视员、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王朔认为人民的情怀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作家用心用情书写家乡,“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月、家乡的雨,家乡的人都被优美地表现出来”。《雨花》副主编育邦说,常有思维定式,以为主题创作必须选取重大的题材、特别显眼的标本,但《大沙河笔记》证明了从身边事身边人写起也能写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作品,“一滴水也能映射出大海的浩瀚与壮阔”……
《大沙河笔记》作者朱群英感谢专家们的鼓励和评论。他说,从20年前开始创作,他就有非常清晰的规划和目标,那就是要关注现实,要给人以温暖,让人看到希望、受到激励。
中国作家河流书写谱系再添新作
(金陵晚报讯 记者王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描写河流的作品数不胜数。苏童的金雀河,张承志的北方的河,贾平凹的州河,萧红的呼兰河,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这些各具特色和文化差异的河流,汇聚成中国文坛绚丽多姿的河流书写。朱群英的《大沙河笔记》则是第一部呈现大沙河前世今生的长篇报告文学。它以浓厚、凝重、深情的笔调,史诗般地记录了大沙河两岸百姓的心路历程,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由河及人,书写一条河流的历史
河流是最初生命的发源地。中国则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大大小小的江河在中国版图上错综复杂地分布着,给土地带来灵动的气息与活力。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流与人类的关系也是密切相关,它不仅作为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景观存在,更代表了一种文化符号和特殊意义。
在作家们笔下,他们描写河流的特征、动态、地理环境,从河上写到河岸,从源头写到下游,又由河再及人和事。可以说,他们对一条河流的探源,也正是他们对生命的不断追溯,这个过程也因此变得辽阔、浩大而深邃起来。
朱群英所描述的大沙河,就在丰县境内,在历史上因久被黄河夺道,一度积沙淤绝;如今,它在人们的精心呵护和辛勤耕耘下,从水面到水底,以及广袤的两岸都焕发着新的生机。朱群英将笔触伸向大沙河的深处:这里的苍穹曾经滚沸着大汉的风云际会,孕育了无数彪炳千古的英雄豪杰,奠定了大汉王朝四百年的根基,成为中华民族星空中璀璨壮丽的星斗,为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写下了淋漓尽致的一笔。这里的黄土曾经奔涌着一条喜怒无常的巨龙,千百年来,它哺育着中华儿女创造了古老辉煌的文化,同时,它那浩浩荡荡、汹涌澎湃的洪水也给两岸人民带来痛苦与灾难……历史是由人来创造的,正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中,才形成了一定的大沙河精神。
语言诗化,列入江苏水运文化方阵
朱群英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等奖项。其《大沙河笔记》甫一面世,即引起广泛关注,在日前举行的该作品研讨会上,丁晓原、高峰、王晖、王振羽等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大沙河笔记》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王峰 摄
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晖看来,《大沙河笔记》再现的不仅仅是脱贫攻坚,还有生态修复、荒地开垦、美丽乡村建设等话题,是有关“大沙河”地理、人文、经济、农业、生态的“百科全书”。其复合型主题,也被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汪修荣所关注,他在作品中看到了农业文化之外的多元文化,包括汉文化、黄河文化、休闲文化等,“这些都让作品显得非常丰厚。”“作品有着与之适配的叙事结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所说。
朱群英颇具文学性的语言也在《大沙河笔记》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诗意,被王晖誉为“诗化报告文学”。评论家王振羽表示,朱群英无意于去写人物传奇故事跌宕,他对大沙河两岸的物候草木瓜果蔬菜,对大沙河两岸的风风雨雨寒暑晴热,对这方水土的果园、水草、河湾水汊稔熟热络,“这一并不著名的河流,在他笔下真是绰约多姿,美不胜收,引人遐想。”
比如,朱群英写到大沙河后来经过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两岸形成了蓝天碧水、茂林绿野的生态农业区:春有“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夏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有“果实累累坠枝头,笑容满脸喜相迎”,冬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丁捷表示,大沙河是江苏水脉中重要的一支,而《大沙河笔记》则加入了江苏水运文化的方阵,“这个作品及时并讲好了地方故事、江苏故事和中国故事。它担当了一份宏大的国家叙事,展示了一个群体从地域文化里面崛起,飞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
长篇报告文学《大沙河笔记》影响广泛
长篇报告文学《大沙河笔记》作品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后,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光明网、学习强国、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中国网、环球网、中宏网、中国日报网、中国作家网、中国农网、今日头条、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网易网、闪电新闻网、澎湃新闻网、江苏文艺网、江苏作家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交汇点新闻、紫金山新闻、紫牛新闻、中国徐州网、汉风号、徐州文艺网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均给以大篇幅报道或连载,影响广泛。
《大沙河笔记》作者朱群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能不忆江南》获全国第七届冰心散文奖,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迄今已发表五百万字。文章多次选入《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年度散文》《21世纪最佳散文诗》《新华文摘》《中华活页文选》《时文精选》等版本。有多篇文章被中考语文试卷、高考语文试卷选为阅读题,被编入小学、中学语文教科书及课外阅读教材。多年来,朱群英坚持不懈地勤奋创作,面对火热的社会生活,坚定地同时代和现实生活相呼应、同频共振,感知时代的脉搏,体会百姓的冷暖,记录奋进的力量,以精彩厚重的现实书写,承担起画像立传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