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王仲刚现象

今日何夕?八一刚过,好事成双、双喜临门。既是《中国铁路第一大案解密》的首发式,又是该书影视作品改编的签约仪式,盛会空前、高朋满座!我谨代表全国公安文联,向公安部新闻宣传局的负责人、向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的领导,特别是影视作品签约方庞好导演他们。

今日何夕?八一刚过,好事成双、双喜临门。既是《中国铁路第一大案解密》的首发式,又是该书影视作品改编的签约仪式,盛会空前、高朋满座!我谨代表全国公安文联,向公安部新闻宣传局的负责人、向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的领导,特别是影视作品签约方——庞好导演他们这一批带有时代责任感和英雄情怀的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贺!也向本书的作者、我的老战友王仲刚以及他背后的默默无闻的支持者、他的夫人李昱姝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出席今天首发式的来宾,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捧读《中国铁路第一大案》,受大家发言的启发,我有感而发,也做一个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再论王仲刚现象。
物换星移,时光回溯至“一论王仲刚现象”,忆得是在上个世纪的1997年,我和杜元明老师,我还记得那天是在公安大学的团河校区的中文系。由公安部宣传局和公安大学文学所共同举办了王仲刚的文学创作座谈会。王仲刚同志当年披着征程,捧着他丰硕的作品来到北京,引起了如潮的好评。转眼二十二年过去了,我们今天又在这里聚会,为他的新作《中国铁路第一大案解密》举行作品首发式。这不是偶合的闭环,而是螺旋的提升。
“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警界作家王仲刚,三十余载以来纵横雪域高原和边塞,百战归来识此身,披着时代的风云,又一次登临了公安的文坛。二十二年来,王仲刚破案频频,荣立一、二、三等功十七次,由当年的侦查处处长擢升为高级警官,可谓“扬眉剑出鞘,刺破青天锷未残”,一手挥动如椽巨笔讴歌我们时代的警察,出版了十多部文学作品。荣获多个国家级奖项,正可谓硕果累累。一手持枪奋勇杀敌,屡破大案要案,横扫百妖威尚猛。
曾几何时,市场经济呼唤出人财物的大流动。有了肉,就有了苍蝇。有了糖,就有了蚂蚁。作为国家大动脉的铁路首当其冲,受到了犯罪的袭扰和切割。犯罪分子抢劫车厢,杀人越货,甚至到了绑架警察抢劫枪支的地步。时势造英雄,铁鹰“5·10”,你不能想到如此一场跨越涉及大半个中国的特大专案,统领七个路局三十七人的铁鹰的队伍的是由一个儒雅的书生亲自率领的;你更不能想到,在办公地点临时的两间小平房、交通工具仅有一辆三轮摩托、通讯工具和办案经费几乎等于零的情况下,专案队伍如何披肝沥胆、锐意攻坚,克服千难万险,将上百名罪犯交付法庭审判,将十多名罪大恶极者送上断头台,使大面积的铁路站、车海晏河清。在这里,你无法将一个拎枪冲锋陷阵的猛士,与一个奋笔疾书的作家联系在一起。你更不能将一个指挥若定、运筹帷幄于沙场之上的指挥员与一个著作等身的公安影视剧作家联系在一起。现实就是这样,珠联璧合。完美地体现在王仲刚身上,并且从这篇报告文学中,你就能得到所有的答案。
王仲刚说,进入了刑事案件的现场,就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分析。你能洞悉他如何把文学的灵感用于侦查与破案,而侦破又如何滋养了他文学创作的心田。
他还说,干刑警就要像文学创作,从来没有像样的作品能称得上一个优秀的侦查员吗?这个比喻恰当地证明了二者相通,顶端都是艺术,艺术的侦查与侦查的艺术。艺术的侦查使怀孕的小红撬开了集团首犯之一毕海涛的铁嘴钢牙,这里边运用的是犯罪心理学。侦查的艺术,反手智审钱振民,导致敌营离间内讧。轻施小计让赵喜贵的女儿瓦解最顽固的堡垒,用的是攻心为上的捕捉心灵之术。再看收审站犯罪嫌疑人家属刘玉玲的哭诉规劝,使在押人员的抗拒顿时土崩瓦解,就像人间大剧,而总导演则是背后恩威并重的指挥官,简直就像电影镜头的设置。
能干不能干,关键看破案,而公安部门破案用人是关键。书中洋溢着少帅知人善用的智慧,无论是战前动员还是出征点兵,除了显示出战友的温情与警令的严厉,更是排兵布阵的科学与严谨。于是,就有了猛将商俊奎、吹泡泡糖的青年刑警冯杰二人为抓重犯十六七个小时未进水米,押解重犯为抗拒疲劳猜枚把彼此的额头弹青。为抓碾子山的首犯,遇车祸商俊奎舍生忘死。人物形象个个鲜明,呼之欲出,体现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完美统一。
仲刚现象不仅说明了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更雄辩地印证了习总书记强调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最关键的、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作为警营作家,仲刚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与战友们的摸爬滚打、与案犯的零距离接触,这种得天独厚的创作条件,是专业作家不可替代的,对警察精神的理解是刻骨铭心的,他的作品厚重大气富有时代感,他的创作是真诚的,因而贴近生活,鲜活生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回避现实中的另一面,敢于直面真伪。作品中写到,队伍中的临阵脱逃者,工作粗疏与失误者,不仅写出了胜利破案、战友分别的荡气回肠之气,也写了警察的憋屈和窝囊,甚至夜间还玩“偷油”的把戏,折射出生活的真实。
作品中,以我的第一人称为视点,将二十八年前一场波澜壮阔的正义之战如画卷般展开于我们面前。相比第一次论仲刚现象的1997年,仲刚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日渐成熟、厚重,质量与日俱增,语言简练,有强烈的代入感。这与他的生活阅历、才思学养、创作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关键还在于他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腹有诗书气自华,心底无碍天地宽。
仲刚现象又一次启示我们,一手拿枪另一手拿笔绝非不务正业,而是可以相得益彰。在岗如此,退休后的创作之路更加宽广。二十八年前的案件侦破能够演绎得如此鲜活壮阔,我们有理由相信,像反刍的犍牛,有丰富素材的仲刚梅开二度,这才刚刚开始。退休是职业生涯的结束,事业的无涯仍在继续。祝仲刚笔耕不辍,在各位专家、大师和出版社的支持下,新作迭出,让他的文学作品在我们影视创作专家们助力下搬上屏幕。
近闻政法领导部门正在就公安影视题材创作加强指导、促进精品制作,望仲刚在此天时地利的大好时机再出佳作。受他的作品激励,我亦作短诗:
黑夜与白昼在我肩头交替,
伪装与真相在我身边撞击,
卑鄙与善良在我眼前演绎,
但我从未轻言过放弃。
列车是流动的血脉和城市,
犯罪是和谐社会的天敌,
将枪支换成如椽的巨笔,
我将犹如过去,
横扫尘埃如卷席——
 
再论王仲刚现象
作者简介:武和平,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
 
免责声明:版权声明: 本文 再论王仲刚现象 中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元素,版权均为我司独家所有.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http://www.zgrwb.com/htm/people/art/2022/0817/4665.html , 违反者我司将依法追究责任。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影视工作委员会顾问、副主席授聘仪式在京举行
下一篇: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党委书记、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谷长江精彩点评“圆梦系列艺术品”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