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去戎装,一位将军的归途拾光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 这里是西陆夜读关山月。 前段时间,孟晚舟的朋友圈火了: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归途一词迅速引爆网络。网友们说,轻舟已归,归途如虹。 心安之处,即是归途。归途是心灵的憩所,是人生的方向。归途中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前路。

卸去戎装,一位将军的归途拾光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这里是西陆夜读“关山月”。
前段时间,孟晚舟的朋友圈火了: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归途”一词迅速引爆网络。网友们说,轻舟已归,归途如虹。
心安之处,即是归途。归途是心灵的憩所,是人生的方向。归途中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前路的热望。有一位退休的将军,当他褪去戎装时,将自己的人生记忆和体悟倾注于笔端,集结成了一本饱含深情与哲思的散文集。这本书不仅受到军地万千读者喜爱,部分篇章还多次获奖。
今晚的关山月,让我们通过一篇书评,一起品读尹武平的《归途拾光》,感悟不一样的军人世界。
归途如虹 记忆满怀
 
作者:邹冰   主播:肖虹

我们出发总是要归家的,归途的心境或悲戚,或缠绵,或喜悦,或艰难,或长叹。有些人的归途却是一束光,戎马疆场看风起云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军旅出身的尹武平,手里捡拾起一道闪电,那些曾经的光阴细碎,日子恬淡,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在笔下凝结成一本《归途拾光》。
品读《归途拾光》,走进朴实的文字里,即是走进不一样的军人世界里。
每一次归途都是回味的享受。《记得那年桃花开》里叙述:“一场春雨使桃花极不情愿地慢慢飘落到地上,与泥土掺和在一起,散发着自己独有的清香……”追忆往事在目,桃花已成参天大树。作者已不是那个追风少年,心里早已桃花朵朵,独留记忆的芬芳和湿漉漉的乡情。回忆也是享受,陶醉惬意里意境得到升华,这样的意象弥漫其间,让短章增色不少。
卸去戎装,一位将军的归途拾光
我们出发总是要归家的,归途的心境或悲戚,或缠绵,或喜悦,或艰难,或长叹。有些人的归途却是一束光,戎马疆场看风起云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军旅出身的尹武平,手里捡拾起一道闪电,那些曾经的光阴细碎,日子恬淡,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在笔下凝结成一本《归途拾光》。
品读《归途拾光》,走进朴实的文字里,即是走进不一样的军人世界里。
每一次归途都是回味的享受。《记得那年桃花开》里叙述:“一场春雨使桃花极不情愿地慢慢飘落到地上,与泥土掺和在一起,散发着自己独有的清香……”追忆往事在目,桃花已成参天大树。作者已不是那个追风少年,心里早已桃花朵朵,独留记忆的芬芳和湿漉漉的乡情。回忆也是享受,陶醉惬意里意境得到升华,这样的意象弥漫其间,让短章增色不少。
卸去戎装,一位将军的归途拾光
《关尹子》有云:“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散文写作也是沙里淘金的艰难过程,一个片段,一句闪光的话,一个拨动心弦的词语,在《归途拾光》中随处可见。也正应了作者“写小文,获小奖,得小乐趣在其中”的为文态度。
每一次归途都是灵魂的回归。阅读《归途拾光》,还是要回到获得冰心散文奖的那篇《白蒸馍》。纯麦面做的蒸馍是意象,是贯穿整篇散文的线索。作者年幼时对纯麦面馍馍的顶礼膜拜,从军之后对儿时记忆的再夯实,一个白蒸馍成为思乡的符号,也是克服困难的动力。
蒸馍是关中平原对馒头的独特称谓,也是物质匮乏年代填饱肚子的奢望,以此为题迅速吸引那个年代人的眼睛。
文中是写馍馍,不重写馍的制作过程,全都虚化处理,重在写人,凸显《白蒸馍》的厚实和作者发散的思维方式。
“家里有粮食了,能吃上白蒸馍了,父亲却老了,父亲一生都没有吃饱过白蒸馍的”,这句话敲在心里,留在文字里显得那么有分量。《白蒸馍》字数不长,却弥漫浓浓的人生无奈与艰辛,语句平实,像老者絮絮叨叨给晚辈讲故事,平常之事却讲得入丝入扣、跌宕起伏、饱含热情、耐人寻味。
卸去戎装,一位将军的归途拾光
《归途拾光》对归途的驻足,对战马踩过泥土的眷恋,对生养自己故土的深情记忆,对军人生活的再追记,都是一次次的灵魂再打捞,情浓意深、真诚尽情张扬,也是本书的显著特点。
每一次归途都是亲切的赓续。《归途拾光》为读者打开不一样的亲切享受,军人的善良无处不在,作者记忆里全是敦厚,全是教诲,很少见威风凛凛的不接地气的军人生活,这也是作者写军人生活的创造。《归途拾光》里的战友,阳光向上,真诚自信,使命在肩,敦厚善良,非常接地气,没有脸谱化的拔高虚构,亲切、自然、接地气是这本书的另一种特色。
曾经所有的,不是最后的归途;未曾抵达的,一直在途中。《归途拾光》一半远方,一半归途。作者对归途的描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写实勾勒,而是融入其生命体验,给人一种人文精神,从而使得归途升华到了一种传统文化层次上的民族象征、精神象征、生命象征。
卸去戎装,一位将军的归途拾光
《归途拾光》作者:尹武平
尹武平,陕西富平人,长期服役于西部军营,2012年10月退休,少将军衔。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人生记忆》《归途拾光》两部散文集。曾获“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第13名,2016年度中国散文年会“精锐奖”,2017年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荣获“2017年度《延河》杂志最受读者欢迎奖”。荣获全国“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卸去戎装,一位将军的归途拾光

作者丨邹冰

邹冰,原兰州军区服役,甘肃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我的生活从日落星稀开始》,作品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青年作家》等。现为陕西某杂志主编、报刊专栏作家。
 
卸去戎装,一位将军的归途拾光
肖虹,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全军英模代表,原兰州军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免责声明:版权声明: 本文 卸去戎装,一位将军的归途拾光 中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元素,版权均为我司独家所有.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http://www.zgrwb.com/htm/people/art/2021/1119/4444.html , 违反者我司将依法追究责任。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要想写作,就先生活
下一篇:将军的初心,情寄白蒸馍

为您推荐

来自“坻坞贡米”产地的报道:一位扶贫干部的生活日记

来自“坻坞贡米”产地的报道:一位扶贫干部的生活日记

一位扶贫干部的生活日记 文/侯俊杰 摄影/陈旭 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又报道坻坞贡米了。 河南省渑池县仁村乡南坻坞村生产的小米曾作为朝廷贡品,这里十里长川,水源丰富、土质肥沃,养分独
来自“坻坞贡米”产地的报道:一位扶贫干部的生活日记

来自“坻坞贡米”产地的报道:一位扶贫干部的生活日记

一位扶贫干部的生活日记 文/侯俊杰 摄影/陈旭 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又报道坻坞贡米了。 河南省渑池县仁村乡南坻坞村生产的小米曾作为朝廷贡品,这里十里长川,水源丰富、土质肥沃,养分独
《记一位用书、写传承、德艺双修的书法家向佳红》

《记一位用书、写传承、德艺双修的书法家向佳红》

向佳红,1977年出生于湖南溆浦,受家庭文化熏陶,自幼酷爱书法艺术, 天当纸,指作笔,数十载如一日,笔耕不辍,研古出新,后又得名师指点 ,博采众长,终成一体。精通楷、隶、行、草、篆,尤行
专访张久荣:一位热心教育事业的现实派诗人

专访张久荣:一位热心教育事业的现实派诗人

张久荣先生 人物介绍: 张久荣,男,汉族,笔名清泉,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中共党员,爱好古典诗词、书法。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论坛常务版主,江苏诗词网校评委
中国大陆第一位世界桂冠诗人--高占祥

中国大陆第一位世界桂冠诗人--高占祥

高占祥 1935年11月生于 通州 郝家府村。著名 作家 、诗人、文艺评论家、书法家、摄影家。他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是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文化界 领导人 。 1944年至19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