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享时光‖武振江《但得清凉无非是,何须凭秤知两斤?——读原太吉仁兄<栎林深深故乡谣>印象》

但得清凉无非是,何须凭秤知两斤? 读原太吉仁兄《栎林深深故乡谣》印象 文:武振江 与原太吉老兄结缘,始于几年前的一次文化活动。我们偶然坐在了一起,听说原兄来自古都安阳,顿时多了很多话题。在座的还有其他的朋友,一起交流了一些文艺感想,居然有很多。

阅享时光‖武振江《但得清凉无非是,何须凭秤知两斤?——读原太吉仁兄<栎林深深故乡谣>印象》

但得清凉无非是,何须凭秤知两斤?
——读原太吉仁兄《栎林深深故乡谣》印象
 
文:武振江
 
 
 
与原太吉老兄结缘,始于几年前的一次文化活动。我们偶然坐在了一起,听说原兄来自古都安阳,顿时多了很多话题。在座的还有其他的朋友,一起交流了一些文艺感想,居然有很多感兴趣的话题,聊起来感觉颇为投缘,这缘分一旦结下,就开始了孕育和生长,恰如原兄的文学事业,也在孕育、生长和蓬勃发展。终于,瓜熟蒂落。原兄的佳作——《栎林深深故乡谣》面世了。
新书收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栎树林的照片,一下子让人感觉绿意盎然。颇有窗外美景皆是绿,迎面清新好空气的感觉。可是照片下方的一首诗,让人陡然感觉人生百转千回,心潮起伏,这几句诗,真乃括尽人生况味,让人泪眼婆娑。如下:
 
文中字字亲亲练,亦不矫情亦未谦。
倘若看官能会意,不枉吾辈佝伏案。
叙事描人凭真缘,篇篇凝神几泪眼。
展卷若感枉费力,赔礼愿奉二百钱。
 
谈起这首诗,为何放在这个位置?原兄说,不是自己刻意为之,而是编辑为了整体的装帧设计效果和意境需要。这种安排,当读到书中的文字后,才感觉到编辑的良苦用心,实为这本书的引子,囊括了作者对于人生、家庭和社会的理解。
因为与原兄家乡地理相近,同属于太行山脉东麓,我更能够对书中所述的地理位置、花草树木、人物事件、风俗习惯等了解的更深入一些。但是对于栎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可能之前,对于板栗这样的坚果更熟悉,加上这样两个名称相近的树种,着实难于区别,一直以为是一回事儿。当看到原兄把“栎风斋”作为斋号时,更是充满好奇心,一直想请教这个问题:栎树为何物?为何把它当作斋号?可是,当拿到这本书后,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看到书中文章多次的提到这个树种,特别是作者的开篇第一篇文章《栎影四季映童年》一下就让我了解了这样一种树木,了解了原兄对于它的情有独钟。尤其是书中第五辑定名为《栎树伴书》,第一篇文章名称也是《栎树的品格》,以及书名、封面上的栎树照片......通篇都有“栎影”的出现,如此重复“栎树”的名字,这个树种一定是和作者结下不解之缘的。文中直抒胸臆:我崇尚栎树......太熟悉的栎树栎风,影响了我许多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观念!我情悦栎树,我醉意栎树!这样的句子一定是饱含深情的,这是一种乡愁,这是一种情感寄托,这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图腾。栎树物化了作者的品格,是作者品格的外露。
后来接到原兄打来的电话,言语真挚,充满对这本书的疼爱,但是他也表示书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留待再版时提高。这是一种做人作文的态度,对于自己的要求非常严苛,对自己作品的负责态度,他希望用自己的笔写出满意的文字,提供给阅读者最美好的阅读体验,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阅享时光‖武振江《但得清凉无非是,何须凭秤知两斤?——读原太吉仁兄<栎林深深故乡谣>印象》
我接到电话,也真诚的谈了几点感受:首先这是近些年来看到的不多的一本好书,让人爱不释手,愿意读下去,跟随作者的文字,去聆听、感受作者的人生百味;第二,出版质量很高,编辑很用心,作为第一次出书就能有这么高的起点,非常难能可贵;第三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给读者朋友,可以组织一个图书见面会和作品研讨会,邀请专家和媒体对这本书进行研讨和报道。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书中的文章。当我从苏杭二州回京的时候,也一直在酝酿对于苏杭二州的诗词灵感,千头万绪不知道如何落笔,当翻阅原兄的书,看到最后一篇文章《峰奇揽大观》时,恰好也是一篇关于旅游的文字,不觉有了想附和一下的意思,其时,午时已过,腹已馁,不觉之中吟哦三首古风诗,题目为阅原兄《峰奇揽大观》感怀(外两首) :
 
众眼看山不是山,
情由己来物不偏。
究竟空色为何物,
岂料登高能达观?
 
奇巧本是出自然,
何必慌张赴江南。
天工开物姑苏像,
却道母体拙政园。
 
众口铄金不是金,
真假都赖群人心。
但得清凉无非是,
何须凭秤知两斤?
 
另外,原兄这本书无论是篇篇挨着看,还是随手翻看其中的某一篇文章,书中的文字都能吸引住您的目光。人间最是真情难舍,让人感喟悱恻。原兄的情感与栎树,如此至纯至真,况与人乎?仅以此谬言,与仁兄。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给原兄要了他的简介,附上。一个真诚可交的人,一个生活处处皆感动的人,一个谦虚上进的人。酝酿这篇文字的时候,还有几位朋友的作品也需要“推荐”一下,但是还是先给原兄写了这篇印象的文字,有些仓促,不胜惶恐。
原太吉,男,河南省安阳市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退职公务员;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散文选刊》(下半月)签约作家;2017年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获得者;近年有多篇散文发表于纸刊等多种媒体。素常从题材到文格,追求新古典主义范式,力求新颖博雅、独出心裁、自成一格。但踏入文学的园苑不长,文学履历尚浅,仍是一名文学小生。座右铭:半生执杵为国宁,期艾为学作书生。
 
2021年5月12日于京华溪裹茂地
阅享时光‖武振江《但得清凉无非是,何须凭秤知两斤?——读原太吉仁兄<栎林深深故乡谣>印象》

阅享时光‖武振江《但得清凉无非是,何须凭秤知两斤?——读原太吉仁兄<栎林深深故乡谣>印象》

作者简介
武振江,又名蜀,笔名江上,字泰白,男,汉族,出生于河北省临漳县,从事文化传媒职业,著文作诗,倡导华夏文明的学习和传播。现担任人民日社社属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主任,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学生时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二十年来笔耕不辍,迄今有多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类媒体等。代表作品有《早春》《题五台山文会》《为了这春天我们准备了很久》《父亲的肩膀》《致海豚》《从一杯茶品味邺城》《我在这里等你・系列诗》等。

免责声明:版权声明: 本文 阅享时光‖武振江《但得清凉无非是,何须凭秤知两斤?——读原太吉仁兄<栎林深深故乡谣>印象》 中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元素,版权均为我司独家所有.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http://www.zgrwb.com/htm/people/art/2021/0602/4242.html , 违反者我司将依法追究责任。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金延安杯“百年辉煌·回望延安——百名诗人回延安”暨“金延安首届文化艺术节”在圣地河谷·金延安盛大启幕
下一篇:吉首大学北京校友会慕田峪村委会举办“长城放歌”庆祝建党百年

为您推荐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十七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十七

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久负盛名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和学习考察。五台山的风景名胜古迹众多,无论是游玩,还是采风写生都是值得一来的地方。作为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咏“文化进万家”诗十首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咏“文化进万家”诗十首

1 文化进万家之一 武振江 文化进万家, 翰墨香天下。 更当深耕作, 德厚满华夏。 2 文化进万家之二 武振江 文化进万家, 翰墨香天下。 更当勤耕作, 业满功德大。 3 文化进万家之三 武振江 文化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十二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十二

在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新时代诗书画展活动上的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新时代诗书画展。本次活动能够如期举行,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十五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十五

在奋进新征程丹心绘华章中国名家邀请展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来学习的,首先向三位德隆望尊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祝贺本次展览取得成功。活动中和活动后,我要
步韵和武振江先生《拜谒贺龙故居》

步韵和武振江先生《拜谒贺龙故居》

2023年3月2日 叶建华 桑植清泉育贺龙,菜刀两把敢称雄。 丹心碧血为华夏,身后江山一片红。 武振江先生《 拜谒贺龙故居 》 桑植南行谒贺龙,耳边回荡映山红。 去身报国名犹在,一盏清茶酹国雄。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十三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十三

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出版研讨会发言 首先用一首诗来表达心情,以表示对本次活动的顺利召开的祝贺和对萧老师敬仰。 读《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考证》祝新闻发布会暨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

2015年8月19日在 2015五台山中国寺庙文化发展峰会暨诗书画笔会的讲话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欢迎做客五台山,来参加2015中国寺庙文化发展峰会和名人书画走进五台山笔画。共同参拜圣境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十一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演讲内容之二十一

大家好,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很荣幸与大家相聚在享有京津走廊明珠之称的廊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廊坊的区位优势越发突出,在承接京津发展上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刚才听
善良细碎在时光里

善良细碎在时光里

作者:侯俊杰 父母的前半生是在巩义金沟支教,一九六九年返乡调回豫东。临别时,街坊邻居和学校师生哭成一片,厨房的锅里和锅台上满是乡亲们送来的煮鸡蛋和干果。在当时,这都是乡亲们家里能拿
名家作品|武振江《忘却尘间事,惟愿拂清风》

名家作品|武振江《忘却尘间事,惟愿拂清风》

忘却尘间事,惟愿拂清风 作者:武振江 刘海涛先生诗歌品读 浮躁,可能是当下人们对于社会的普遍共识。然而在商业思潮兴盛,大众都把眼光聚焦在利益上时,怎么给我们的内心留一片净土,一个蓝天
返回顶部